河马

一轴两心八核乌鲁木齐又一新区建设规划出


去年9月的时候,乌鲁木齐继白鸟湖新区之后,又一新区呼之欲出——河马泉新区,自此,新区步入规划阶段,经过这大半年,规划成果初现,自此,乌鲁木齐继一轴两心七组团之后又增一新区,为经济增添新动能,发展正式进入八核时代。

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参考借鉴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先进经验,按照“世界眼观、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方针,将河马泉新区建设成为乌鲁木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示范区。

新区建设意味着新的基础配套设施更加现代化,更多的机会,错过了白鸟湖,河马泉新区又来了,你准备好了吗?快来看看都有哪些配套资源(以下图片双击可放大)

1、土地市场

去年3月份乌鲁木齐第三批土拍。3月6日,乌鲁木齐今年第三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一口气推出16宗土地,而且全部位于水磨沟区河马泉片区,总面积达亩。

4月26日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26.37亿元获得位于水磨沟区河马泉片区的11宗地块。乌鲁木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此次拿到的11宗地块用地面积为61.02万平方米(折合约亩)。新疆绎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拍得4幅土地,土地出让面积近16万㎡,新疆君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拍得一幅土地,土地面积为4.75万㎡。

2、新区空间位置

河马泉新区位于水磨沟区,紧邻观园路片区,规划面积约29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

以科教文化、康体养生为核心产业,知识创新、休闲旅游为特色功能,生活居住、服务配套为基础功能的城市新区

3、总体布局

遵循营造中华山水城市理念,统筹新区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构建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青水秀的城市布局。构建一环、一河、五组团、多中心空间格局。依托自然风光,随形就势,形成疏密有度、宜居宜业、配套均衡、蓝绿交融、清新明亮、创新风尚、智能智慧、园中有城、城中有园的城市新区。

一环:周边自然山体生态环。

一河:八道湾河由东南向西北贯穿整个核心区,是新区蓝绿空间的灵魂。

五组团:东部新疆大学组团、西部新疆医科大学及生活配套组团、中部科创核心区组团、南部科创小镇组团、康养小镇组团。

多中心:公共服务、基础配套、公园绿地、智能管理、安全防范等综合设置。

4、空间形态

形态呼应山水格局、空间蕴含诗情画意、风貌展现地域特色、建筑彰显东方神韵、发展永续绿色健康。打造华昌街、东庭街、华春街三条东西向城市观山通道;创造视线连续、水绿掩映、虚实相衬的八道湾河自然景观廊道;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注解:年月习近平总书记《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发出号召: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天际线核心区打造由内向外、中心高外围低、整体错落有致,由密到疏、疏密有秩,地标统领、节点凸显、街区协调的高品质空间环境。以博格达峰为势,构建与之相呼应的北高南低、中央高周边低字型天际线形态。以周边山体为形,构建临山低、远山高的字形空间形态。

5、生活空间

建筑风貌:以现代风格为主,建筑色彩应注重病人心理需求及气候特征,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关爱;院区营造静谧、舒适的内部环境。注解: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综合医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6、交通市政设施

交通

地铁4号线沿华昌路、秋实路贯穿,沿线两侧建设用地控制保护地界各30米。设置5个站点,站点须与周边用地联系,并结合地下空间进行统一协调、设计。公交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应结合现有公交线网的延伸、改线,均衡布局公交线路,并设置一定比例的公交专用道。原则按米间距,布设双向公交港湾车站,两泊位设置。

市政设施各类市政工程管线布设应避开机动车行车轨迹,宜在道路两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下敷设,不应在道路绿化带内敷设。新区各类市政工程管线须配合道路同步实施,五年之内不得开挖,以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各类市政管线检查井须提高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并对检查井做减震处理。

其他设施停车位新建住宅停车位不低于1辆/户,其他项目停车位不低于1辆/平方米建筑面积。地面停车位数量不宜超过总数的10%。地上停车位应优先考虑设置多层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设施。综合考虑学校周边停车问题,通过合理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临时停车区域,协调周边商业、单位、公园停车场或者利用校内操场地下空间设置立体停车场,增加停车场地。商业商务区建设多级停车场诱导系统,指引停车场入口路线,实时更新停车泊位信息,引导车辆快速、准确进入停车场。充换电(氢)设施新建住宅停车位应%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住宅以外的其他新建项目具有充电基础设施的停车位应不低于总数的10%

结合新建加油加气站建设油电气混合站。

宜结合公交、环卫等市政设施场地建设充换电(氢)设施。结合《乌鲁木齐市加油加气站及充电桩(站)布点专项规划》均衡布局充换电(氢)设施,构建5公里服务半径公共充电网络。

7、智慧城市与城市安全

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依托互联网先进技术,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为一体的智慧城市平台,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城市职能运作模式和治理体系,搭建数字共享、共建共创、全局全时的智慧城市服务体系。先行先试,率先建设一批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广泛布设复合型智能灯杆、地下管线监测、智能停车场、智能楼宇等感知设施。

欢迎分享~

你准备好了吗?欢迎留言偶遇??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fz/114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