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马 > 河马的习性 > 美若对朝动武,将有三场战争打响
当前位置: 河马 > 河马的习性 > 美若对朝动武,将有三场战争打响
根据联合国对朝鲜最新的制裁决议,对朝鲜的“限油”将从原来的万桶进一步下降到50万桶。这几乎已经是最低限了,外界评论认为,如果再下降,一方面会殃及朝鲜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将会激怒朝鲜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而中俄在联合国决议达成之前与美国的紧急磋商和沟通,被认为挡下了身边的一场战争。这并非夸张之词。因为在朝鲜看来,断油和海上封锁就是战争行为。而有英国学者认为,一旦美国与朝鲜爆发军事冲突,将有可能引发三场战争同时爆发。
断油与开战从12月26日开始,韩国媒体就在炒作“中朝船只10月19日在公海进行对接,偷偷进行油料交易,违反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7日就做出回应,并不掌握此情况,也没有证据证明相关船舶在联合国制裁名单上。
29日凌晨,当特朗普发出推特将此事进一步推向舆论焦点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再次回应:
“事实上,相关船只自今年8月以来未再停靠中国港口,无进出中国口岸记录。该船是否前往过其他国家港口,中方不掌握。因此,报道所称情况不符合事实。”
根据韩联社29日报道,10月19日,一艘名为"LighthouseWinmore"的香港船只向朝鲜船只输送石油吨。此后香港船只驶入韩国丽水港,并于11月24日被当地海关扣押检查。
韩国政府表示:该艘由一家台湾公司租用并悬挂香港区旗的船只早在10月初就已驶入丽水港,装载日本精炼石油准备运往台湾地区。然而,此后该船却向朝鲜"SamJong2"号轮船和另外3艘悬挂其他旗帜的船只输送石油,行动在公海进行。
今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号决议,将朝鲜10月至12月间的石油进口量限制为50万桶,明年全年不得超过万桶。决议还禁止通过船对船交货,将违禁货物运往朝鲜。而在朝鲜于11月底进行的最新一次远程导弹试射后,联合国将朝鲜明年的成品油进口量上限又下调至50万桶。
对于这一制裁决议,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2月24日的声明说得很明白——“这是破坏朝鲜半岛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战争行为”。朝鲜将坚持走强化国家核武力的道路,抗衡美国的核威胁和对朝敌对政策。
声明还强调,“美国应该收起对朝敌视政策,学会与拥核国朝鲜共存。朝鲜决不放弃费尽心血开发出的核武器,望美国早日从妄想中醒来”。
从这份声明可以读出的信息至少有两个:
?第一,断油是战争行为。
?第二,朝鲜决不放弃核武器。
这并非偶然。12月上旬朝中社就曾发表述评表示,美国国务院企图把联合国第号制裁决议中的“经船籍国同意”、“适当依据”表述改为“动用一切手段”,为海上封锁朝鲜提供法律依据。“对朝海上封锁活动是战争行为”。美国在非战时为反对朝鲜公然要采取海上封锁措施,企图从经济上扼杀朝鲜,将把局势推向“无法控制”、一触即发的战争局面。
可以看出,美国的对朝海上封锁和全面断油会把朝鲜激怒,并不能让朝鲜真正放弃核导开发。激怒朝鲜后,一旦其与美日韩发生擦枪走火,半岛危机的和平解决空间将被大大压缩,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将全面上升。
中国一直主张对朝鲜采取综合的方式,既包括制裁措施,也包括呼吁以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支持恢复六方会谈。一味依靠制裁,可能造成人道主义危机。中国也在切实履行联合国决议,11月海关数据显示中国没有向朝鲜出口任何石油产品。美国极力要求中国对朝鲜“断油”,显然有三个目的:能够逼迫朝鲜放弃核导开发是首要目的;或者让中朝关系变得更糟糕甚至反目成仇;或者令朝鲜难以保持理智,怒火导致他们率先开火,这样美国就可以顺势发动军事打击,同时占据道德高地。
战争与战争对于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可能美国人早就已经准备好了。12月2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奈勒就向在挪威训练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表示,一场“大型战争”临近,美军应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罗伯特·奈勒
奈勒称:“我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战争真的在逼近。”奈勒还提到了两个最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地区——比起中东地区那些经历20年战乱、如今已进入较佳阶段的国家,太平洋跟俄罗斯反而更可能成为美军未来行动的重点,“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同时,你们就身陷战争,一场信息化且政治化的战争。”
除了奈勒外,另一位代表美国军事力量的重要官员也发出了战争警告,他就是美防长马蒂斯。
就在上周朝鲜劳动党第5届支部委员长大会在平壤开幕的同时,马蒂斯视察了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莱格堡的第82空降师。马蒂斯表示,“战争阴云正笼罩朝鲜半岛”,在施展外交手段的同时,美军官兵必须做好战争准备。
随后,马蒂斯还耐人寻味地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于年出版,介绍并总结了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教训。
日本方面也有一些为战争做准备的“迹象”。
?例如,日本政府计划在下月22日,将首次在东京市中心举行导弹疏散演习”。有媒体分析,此举是为了积极防范朝鲜接二连三的弹道导弹威胁。
?从今年3月开始,日本政府就开始与各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在全国25个市和町开展导弹疏散演习。在此期间,主要以秋田县、男鹿市、山口县等临近朝鲜半岛东海的地区作为中心实施演习。这是考虑到朝鲜试射的弹道导弹曾多次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然而在人口密集地区开展这种演习十分罕见。
逐渐扩大的朝核危机也在刺激着美国。12月1日,美国也时隔30余年再次在夏威夷首次开展了核攻击疏散演习。在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级别的“火星-15号”导弹后,美国做出了这个决定。
不过,对于美朝军事战争可能让美国及其区域内盟友付出的代价,俄罗斯发出了警告。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负责人尼古拉·帕特鲁舍夫警告称,在朝鲜半岛进行全面战争将会使成千上万在韩美国人丧生。
帕特鲁舍夫认为:美国很清楚,潜在的军事袭击将造成在韩国生活的25万美国人遭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如果朝鲜半岛发生大规模敌对行动,数万名美国公民将死亡。”他还表示,众所周知,这样的结果“用军事语言来说,是每个国家都不可接受的伤亡”。
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朝鲜的火炮和火箭发射场距离韩国首都首尔只有50公里,首尔这个大都市的人口约万,占韩国总人口的1/5。莫斯科认为,华盛顿应该为半岛局势紧张陷入“恶性循环”负有责任。而华盛顿表面上提议和平计划,实际上正在利用朝核问题遏制中国和俄罗斯,使亚太地区军事化。
关于美朝之间的军事冲突,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科尔的观点比较引人注目。他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如果美国动用军事手段攻打朝鲜,解放军很有可能趁机武力统一台湾。甚至,俄罗斯也会借美国难以抽身之际,解决乌克兰东部及自己家门口被美军封堵的困境。
事实上,美国至今没有对朝鲜动手,就是因为对中俄在“军事打击朝鲜”问题上态度是坚决反对。一旦美国不理会中俄的反应,而强行动手,中俄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美国心里吃不准。
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派第7舰队部署台湾海峡,目的是防范解放军趁此期间一举统一台湾,让战事扩散到整个区域。而后来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甚至抽调了原本准备攻台的部队,使得“统一台湾”在那时被搁置。
迈克·科尔认为:“在北京的民族复兴大业之下,特朗普政府如果决定攻打朝鲜,意味着台湾将面临最危险的存亡时刻。北京可能会趁美国一心对付朝鲜,无力分身的时候,牢牢把握机会,一举解决这个一直放不下的历史问题”。
对美国来说,同时应对朝鲜半岛与台海的双线战事,将构成严重的挑战。而俄罗斯与中国一样,都想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届时克里姆林宫可能会在乌克兰等后院展开军事行动,改变家门口被北约重重封堵的局面,迫使美国同时面对三场战争。
根据各方面信息分析,在当前情势下,美国出手打朝鲜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不打的可能性最少有八九分。美国无论是对朝核设施搞“外科手术式”打击、还是对朝领导人搞“斩首行动”、或是对朝打一场具有全面战争性质的大战,都是低概率事件。简言之,对于美国是否对朝动武的问题,笔者的见解是“四不”:不能打、不敢打、不想打、因而不会打。
一是不能打,其原因是美国军事打击朝鲜困难极大、不确定性极大,无必胜把握。换言之,在目前阶段,美国尚不具备打朝鲜的必备能力。按一般的战争逻辑: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军事大国,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为何不具备打击朝鲜必胜的能力?
其原因是由美对朝军事行动的特点决定的。这不是一般的战争,而是一场有特别要求的特战行动,有特定的胜利标准,这就是美国能否在一次“先发制人”的系统性军事行动中实现对朝战争能力的全覆盖、全压制、全毁灭、彻底封杀朝战争机器,使朝鲜完全没有机会进行军事反击?
事实上,朝有约万军队、千余枚中远程导弹、沿三八线附近部署有上万门远程大炮、还有数目不详的核弹头(一般估计10-20枚)以及大量的生化武器,军事目标总数不下数千个。且朝鲜境山高林密,地势复杂,其数以千计的军事目标大多深藏于大山深处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岩层覆盖的天然洞穴中,更有各种其它保护措施。
美国必须在事先侦察清楚的条件下,同时攻击并毁灭这数千个军事目标,才能实现在一次“先发制人”突袭中彻底封杀朝战争机器的最低胜利“目标”。这是美国目前军事技术水平和行动能力所做不到的。美国有可能攻击并毁灭朝鲜大部分军事目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毁灭朝鲜的军事力量,使朝对美“先发制人”打击完全没有反击能力。
二是不敢打,不敢打的原因是惧怕朝鲜以残存的军事力量对美韩实施报复。朝鲜有三大军事报复能力:一是首尔及一些临近三八线的美军基地皆在朝常规火炮打击范围内;二是朝鲜有能力以中程导弹攻击日本城市及驻日美军基地;三是朝鲜有核武器,即使能力不稳定,但朝鲜在迫不得已的困境下困兽犹斗,也会对美韩产生极大的报复性后果。此外,美在攻击朝鲜核生化设施时如措施不当,还可能引起灾难性的核生化污染。如果出现上述这些情况,都意味着美军事行动的彻底失败,届时特朗普政府在政治上很难向国内外交待。这是21世纪,不是年。
三是不想打,因为打朝鲜并不符合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利益,与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的决策原则不一致。
其一,美国目前很难以解决朝核问题为其战略重点。特朗普政府坚持“美国第一”,其施政重点振兴经济高于外交,其外交目前又重在中东地区与俄罗斯博弈,一时难以在朝鲜用兵。
其二,打朝鲜成本高,美国难以承受。韩方曾估计美国如对朝鲜发动全面战争需要出动70万地面部队,兰德公司则估计即使仅搞定朝鲜核生化设施美国也要动用10万地面部队。美对朝的军事行动即使成功,其善后成本也极高。美方有机构曾估计打朝鲜将导致百万以上的生命损失,而善后成本要高于美国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成本,其总数将以万亿美元计。
其三,在更深层次上,现在就打垮朝鲜并不符合美国地缘政治利益。从冷战后20多年的历程看,美国在东北亚需要一个分裂的朝鲜半岛,需要半岛局势时缓时紧,甚至需要朝鲜不时发出战争威胁,这可以使韩国在安全方面继续依赖美国,韩国不敢提前收回“战时指挥权”、不得不按美国要求部署“萨德”就是证明;美军继续驻韩、驻日就有了合法性;美国也有理由拉紧美韩、美日同盟及加强美驻东北亚的军备。相反,如打垮朝鲜、促成半岛统一,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可能对美闹“独立”、与日本缠斗,从而解构美国在东北亚的同盟体系,并使美国在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驻军失去合法性。
其四,美国打朝鲜很难取得国际支持。不但中俄坚持反对,韩国尤其反对美国对朝动武。其原因一是首尔在朝鲜远程大炮的炮口下,韩国担心首先遭遇朝鲜军事报复;二是担心核生化污染;三是韩国担心朝鲜一旦被打垮,重建朝鲜的大部分责任将落在韩国身上。韩国方面有估计认为要重建朝鲜,韩国每年要投入其GDP的24%,即多亿美元,这是韩国难以承受,也不愿承受的。韩国年轻人尤其不愿付此代价。在中俄都反对、尤其是“东道主国”韩国不支持的情况下,美国很难下决心开打。
世界最新军事消息,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qz/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