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12天独行阿富汗那里除了战乱和贫穷还


去年8月15号这一天只身一人从德国柏林落地阿富汗喀布尔,到今天已经整整一周年了。阿富汗--个人旅行走过的第25个国家,短短12天的行程和经历也足以在我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迹:在朋友的共同帮助下众筹捐助了两所阿富汗当地学校;完成了个人第一个关于女性主题的小短片;认识了一群非常可爱的女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年过去了,不知道生活在战乱国度的她们过得怎么样?

阿富汗,那里的人们还有希望吗?Part1

你想像中的阿富汗是什么样的?

贫穷、落后、战乱、塔利班、爆炸……这些可能是你所能想到的用来描述阿富汗的词,可她真的是这样的么?

我们总是在新闻和网络上看到阿富汗,事件过后她曾经一度成为全球热门搜索和新闻高频词,自从美国宣布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这个国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到今天,战争和街头爆炸仍是这里的常态,随着本.拉登的倒下和美国“反恐”的“胜利”,各国得到既得利益后的撤出,这个国家逐渐地被人遗忘掉……

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已经成为了阿富汗的代名词,每天在这个国家上演的悲剧和事故离我们遥远又陌生,鲜少有人愿意主动了解她。在这样一个战火持续几十年并且被塔利班黑暗势力笼罩过的国家,曾经的富足早已化作战争的灰烬!

在那里生活的人们还好吗?

去年在喀布尔Muhammad先生的书店里买到一本JenniferHeath和AshrafZahedi编著的关于阿富汗女性生活现状的书——《Landoftheunconquerable》,里面有几段对于阿富汗和喀布尔的描述,在我去过之后来看,觉得非常贴切:

关于首都喀布尔

“KabulresembledaWildWestgold-rushtown--filthy,noisy,andpolluted,withrentrivallingManhattan,trafficjammedwithwhiteUNLandCruisersandyellowtaxies,childrenpickingthroughrubbishandlickingplasticbagsforremainingcrumbs,oldfolkgrovelinginthestreets,allwhilethepocketsofcorruptgovernmentofficials,warlords,militarycontractors,carpetbaggers,andwarprofiteerswereheavilylined.Isolatedfromtherestofthecountry,alldolledup,celebratingconsumerismforthefewwhilethepoorgohunry.”

翻译:“喀布尔,一个对于西方世界来说的“淘金热”之城——肮脏、喧闹、严重被污染,但这里租金却不亚于纽约曼哈顿,吵闹拥堵的街道充斥着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陆地巡洋舰和破烂的黄色出租车,小孩儿们在垃圾堆里翻找着剩余的残羹冷炙并舔食着以填饱肚子,街上随处可见四肢不全在地面匍匐的人,但与此同时,当地ZF,军阀,武器商,地方议员和战争利益既得者却因战争而填满了自己的口袋。当穷人变得越来越穷的时候,这群人与“贫穷世界”相隔开的人却在一边大肆消费。”

(胶片摄影:捡垃圾的小孩

CanonA1,Tmax)

关于阿富汗现状

”Acrosstheyears,particularlyinthedesperatecountryside,manyprogrammsandmuchhopehavevanishedforlackofmoneyandandsecurity.Thebloodshed,displacement,starvation,disease,exposure,lackofmedicaltreat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andotherinjusticesgoonandon.Corruptionhasexpaned,withinthegovernmentandoutsideit,amajorstumblingblockinanypeaceporcess.“

翻译:”这些年来,特别是在一些几近绝望的乡村里,很多项目乃至人们仅存的希望都因为缺乏资金和安全保障而中断甚至消失殆尽。杀戮、饥荒、疾病、无序的ZF、医疗设施的匮乏,不断恶化的环境以及诸多恶性事件不断在此上演。严重的腐败已经不仅仅只存在于ZF之内,这一现象早已深入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阻挡阿富汗和平进程的罪魁祸首。“

(手机拍摄:喀布尔上空美军用来监视全城的白色气球)

Part2

关于我的突发奇想

至于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去阿富汗,源于去年在马耳他旅行时不小心摔了膝盖的那次事故。当时一个人瘸着腿坐飞机回了柏林,在家卧床休息了一个多月。

无意间看到一则阿富汗老师给战区孩子送书的故事,突然觉得我应该能够帮到他,随即和国内的好朋友汪洋商量一起做众筹捐助的事;再加上那段时间刚好看了JulianRosenfeld的Manifesto,琢磨着也拍一部小短片……

众筹款

我最讨厌的拐杖

录音笔

那时腿伤还没完全好,干脆就把拐杖带上也可以送给需要的人。在一票朋友和网友们的帮助下,一共筹了将近欧元,用来给战区的孩子们买书。我自己准备了最简单的行李和拍摄设备,只带了手机、录音笔、两台胶片相机和一个手机用的稳定器。

去年的公益众筹项目:用书的温暖抚平阿富汗孩子的创伤

临行前去柏林双年展时,看到一个多媒体展,被里面的一句话感染到:

“希望是很残酷的。”

(手机拍摄:柏林双年展)

所以,希望对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阿富汗人民来说,是很残酷的吗?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于是在年8月15号晚上,我带着疑问和“艰巨的捐助任务”只身飞往了喀布尔……

Part3

跟想象中不太一样的阿富汗

飞机刚落地喀布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旁边停机坪上的美军战机。

(手机拍摄:喀布尔机场的美军战机)

直到出租车驶入市区,在大街上看到穿着蓝色布尔卡的妇女、数不尽的狙击哨所、扛着真枪实弹的士兵和沿着街边乞讨的被炸断四肢的残疾人,才有了一种被现实击中的感觉——我是真的来到一个战乱国度了,而这一切也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力、伤感、残缺不全……

其实我至今也找不到准确的词来描述阿富汗,她比我想象中要复杂很多。

(手机拍摄:喀布尔街头的战伤残疾人)

(胶片摄影:废弃的出租车

CanonA1,Ektar)

“你一个女孩子,别到处乱跑“

鉴于各大星级酒店早就成为塔利班袭击的目标,为了安全起见,住了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旅馆,就在著名的ChickenStreet旁边。

刚登记完,酒店经理就说:“你楼上也住了两个中国人。”

Ready和另一个中国大叔当天下午刚去了喀布尔最著名的电视塔山贫民窟,想去拍一些人文风景,但是半路却遭到抢劫。大叔跑得稍慢一些,被劫匪用刀割伤了手臂,不过还好被抢走的包和相机被当地警察找回来了。

“不好意思,我们只找回了你的相机,现金全部被劫匪拿走了。”警察跟大叔说。

(胶片摄影:喀布尔市区最著名的电视塔山贫民区

CanonA1,Ektar)

Ready说,其实他俩都觉得钱肯定是警察拿走的,故意不给他们。不过这种事情在阿富汗这样的国家也挺正常的……

大叔说:“你一个人来的吧?胆子还挺大的。不过到了这边,你一个女孩子就别到处乱跑了啊!”

“你知道吗?其实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

酒店经理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有点愤青,但人很靠谱。其实出发前也是听了之前住过这边的一个姑娘的建议,她觉得这家酒店很安全。对于无处不在的塔利班,一定要保持警惕心,如果被人跟踪或者被酒店的人通风报信,那么你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酒店经理说:“你最好去警察那儿报备一下,我可以帮你叫一个过来。“

警察过来盘问了一些问题,比如你来阿富汗干啥?要去哪儿?呆多久?我说我要见一位叫Hosseini的老师,然后再拍一点东西。

--”那你要拍什么呢?“

--”希望和梦想。“我说。

警察走后,酒店经理默默地说,”其实你知道吗?我并不想在这儿当经理,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

当你对着AK47不到两米的时候,头皮会发麻的。

由于酒店的网络信号实在太差,而且晚上经常停电,所以我琢磨着去办一张手机卡,听说阿富汗的3G网络是我大天朝华为布的,速度特别快。

Google地图在这种地方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心想着要么直接问路吧。很多人看着我靠近凑过去都投以奇怪的眼光然后跑开了,我才意识到我身处在一个极端、保守的国家。

路过领馆区时,被扛着枪的警察盘问了至少五次,然后又被一个迎面而来的男人吐了口水。其实我至今都想不明白时什么原因……时因为我没有向本地妇女一样穿布尔卡,还是因为我是外国人?!

正当我找不到路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走过来用英语问道:“你需要帮助吗?”我说我想去办一张手机卡。他说:“你跟着我来吧!那儿不远的,不要去打车,他们会叫很高的价!”

一直有着很强警惕心的我选择在这时相信他。到了电信大厦门口时,他说:“喏,你进去吧,祝你好运!“

(手机拍摄:喀布尔街边一角)

走进被铁丝网重重包裹着的围墙,进入一个狭长的走道,走道的尽头是一个狙击手和一把AK47,要进去电信大厅,必须走到走道的尽头,这也就意味着你跟这把AK47的距离只有不到2米……8月35度高温的喀布尔,要是枪不小心走火怎么办?

离枪越来越近的时候,脑中已经浮现出多种意外情况可能发生的画面,心跳也越来越快……走到枪面前时我瞄了一眼那个狙击手,他面无表情,然后我赶紧拐进旁边的安检室,重重地松一口气,突然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在阿富汗,大公司的写字楼被重兵器械把守,是常态。这又让我想到15年去约旦佩特拉一个酒店时,守卫把车从头到尾排查了三遍,在这里只会更加严格,因为随时可能出现袭击或人肉炸弹。

“不好意思,我没办法相信你。”

按照原先的计划,到喀布尔见Hosseini老师,跟他做好交接然后一起去他教书所在地巴米扬看望那些孩子并给他们买书。当然这是在最好的情况下。

可实际情况是,我一到喀布尔便跟老板取得联系,提出与他见面,他也爽快答应,问能不能去我酒店做交接。出于安全考虑,我没办法跟他说我酒店地址,更不能让别人知道我身上带了这么多现金!我提出去公共场所见面,比如餐厅或茶坊。

老师迟迟不予答复,看来跟他去巴米扬看孩子的计划也不了了之。而就在我到达阿富汗的第三天,美军开始对塔利班占领的昆都士发动袭击,那个星期阿富汗的国内航班都停了,也包括喀布尔飞巴米扬的~我也考虑过跟本地人拼车或者坐巴士过去,可是一想到要经过好几个塔利班控制的村庄,觉得还是太冒险了,只能放弃。

(胶片摄影:大多数时候我只能坐出租车里拍摄,而不敢一个人走在路上

CanonA1,Tmax)

眼看着此次捐助很可能落空,我整个人开始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就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老师回复我信息同意在公共场所见面。我马上跟酒店经理说了这事,问他能不能带个警察过去。他说:“嗯,你要知道,如果警察过去了,那你给他的捐助很有可能就去了警察的口袋了。”然后他又补充道:“很多人在这里靠慈善发家的,你最好当心点儿!”

是呀,每年世界上有不少慈善款项到这里,可是最终呢?如书中所描述的,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越来越穷……如果再大胆猜测一下的话,很多NGO有可能只是个幌子……

最终在当地一个中国同胞的陪伴下,跟老师在一个餐厅见了面。

我和朋友发起这个捐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想帮助当地的孩子,我们愿意帮助老师也是因为他之前一直做着这样一件好事。我希望能把捐助的这笔款项变现买成书,或者印刷成书,带给孩子们。

(手机拍摄:与Hosseini老师(左)捐款后的合影)

这样做的目的是:1.直接惠及到需要书籍的孩子们;2.能确保我们的捐款不进入私人口袋;3.捐赠款项变现成书籍也是对我的朋友和众多网友的交代。

老师提议:他可以在近期内找到印刷书籍,等我回去后再发给我照片。

“不好意思,我没办法相信你。”我说,“并不是我怀疑你之前做那些好事,只是我希望亲眼看到那些孩子,能把我们买的书递到他们手中。”

人性毕竟是复杂的,特别是在这种战乱的地方。在欧洲习惯了放松防备心的我到了这里只能讲自己“全身武装”起来。

我并不想强人所难,但是出于对此捐助活动参与者的责任,我觉得我应该做好尽调的同时也为捐款的去向负责。跟朋友商量后,我们决定相信自己之前的直觉,捐出了其中的0欧(合人民币),老师立下字据,也保证在我离开阿富汗之前用钱买书。

最后在书店老板和一名当地官员的监督下,老师用其中欧元买了书,剩下的钱承诺会陆续用于印刷书籍,之前的误会也算消除了。

(手机拍摄:临走头一天跟老师一起去书店买了书)

当然,跟老师这一条线里有很多突发事件发生,让我再次感叹人性之复杂。在Muhammad先生的书店和老师谈判时还偶遇另一个中国网友,这种机缘也是蛮神奇的。

好在这事已经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了。可是剩下的钱怎么办呢?

“塔利班发动袭击时,

我们在山洞里躲了整整两个月。”

在Muhammad先生和当地朋友的帮助下,在喀布尔郊区贫民窟村庄DaiKhudad附近找到了两所需要帮助的学校,其中一所示一个女子高中,由此也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女孩子。

(手机拍摄:女子高中的帐篷教室)

Shagufa姐妹时这所学校高年级的学生,在她们还很小的时候,塔利班发动内战,一颗炸弹落到他们村子,整个村子的人几乎都死了,他们一家是少数的幸存者。在巴卡兰的山洞里躲了两个多月,然后一家人逃到了巴基斯坦的难民营。

“那时候在一个狭小的山洞里,躲了一百多个人,每个人都只能蹲在地上。白天根本不敢外出,到了晚上天黑了才敢出去找点吃的。我们就这样在山洞里躲了整整两个月。”

(胶片摄影:女子高中的女生1

CanonA1,Tmax)

(胶片摄影:女子高中的女生2

CanonA1,Tmax)

在这里,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段跟塔利班有关的悲惨历史。

另一所小学离女子高中大概10分钟车程,这里的孩子有一半是战争孤儿。

(手机拍摄:桌椅不够,坐在地上上课的孩子们)

即使条件很艰苦,冬天甚至要用纸来糊住窗户保暖,哪怕每天步行两个小时,这些孩子都会坚持来上课。对于他们来说,能读书是件非常幸福的事,书里的世界能暂时让他们远离这个纷扰而残酷的现实。

我用剩下的欧一共给两所学校的孩子们买了多本书籍和笔记本,能帮助到他们真的觉得很开心~在Shagufa姐妹的帮助和翻译下,完成了对25个孩子的采访和拍摄。

抬头望了一眼头顶的黑鹰直升机,

然后吹灭了蛋糕上的蜡烛,祝我生日快乐!

在喀布尔度过了我有史以来最特别的生日。终于可以给自己“放一天假”,早上起了个大早,打车去喀布尔博物馆。心情还不错,打车费多给了司机阿富汗尼,我说:“你不用找给我了。”

没想到他跟着我进了博物馆,然后坐在门口等着。我在里面逛了大概2小时出来后,他还在那儿,我说:“我没让你等我啊……“他跑过去让售票大姐帮他翻译,大姐说,他说他非要等你出来,然后再拉你回城里。

好吧……

(胶片摄影:阿富汗出租车司机

CanonA1,Ektar)

下午跟朋友约在一家当地很有名的餐厅吃饭,有名的原因是这里曾经是外国人喜欢光顾的地方,很多年之前发生过一起很可怕的炸弹袭击事件,不过现在形势好了一些。

望着天上那个像天空之城一样的美军白色“大气球”,远处传来了直升机飞过来的轰隆声,一架美军黑鹰直升机就在头顶盘旋。朋友说,赶紧吹了蜡烛许个愿吧,趁着天黑前回去。

(手机拍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战后家园

短短12天的行程,但却是一辈子的珍贵回忆。在一段旅行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永远是你遇见的那些人……

(胶片摄影:集市上的路人

CanonA1,Tmax)

(胶片摄影:集市上的小男孩

CanonA1,Ektar)

(胶片摄影:集市上的小男孩

CanonA1,Ektar)

(胶片摄影:路边的老人,眼里述说着故事

CanonA1,Tmax)

(手机摄影:卖气球的小男孩)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在阿富汗这段时间并没有看到像《追风筝的人》里所描述的漫天飞舞的风筝和追着风筝的小孩子们,只是在集市上看到了堆在地上的风筝线轴。

(胶片摄影:风筝线轴

CanonA1,Ektar)

“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风筝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后记:

就在我离开不到两个星期,之前去过的集市旁的清真寺发生了爆炸式袭击,死伤余人。那些纯真无邪的孩子们,还好吗?

(胶片摄影:清真寺集市里满脸笑容的男孩

CanonA1,Ektar)

最后感谢在此公益活动中给予帮助的朋友们:

共同发起人:汪洋

共同发起人:孙雷

特别支持:高臻臻的脑细胞

众筹网:曹晓辉

央广《中国之声》:韩健

视频后期制作:Lok

以及每一个







































北京医院白癜风
中科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qz/25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