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沙俄是如何一步步征服远东的


公元年,诺夫哥罗德(现今俄罗斯北部)王国大公留里克的后裔奥列格,南下占领了基辅,史称基辅罗斯,这就是俄罗斯国家的最初形式。

当时,俄国境内各小邦林立,基辅罗斯王公不断向外扩张。各小邦以基辅罗斯为首,但没有臣属关系,只有一些贡赋义务。这个国家在历史上从未实现过像样的统一。公元年至年,基辅罗斯成为俄罗斯公国的中心,与拜占庭贸易往来频繁。

年,基辅罗斯为蒙古人所灭。年,王公伊凡从蒙古人那里获得大公称号,莫斯科公国的势力日益强盛。年,莫斯科公国与蒙古人在库利科沃会战中获胜,金帐汗国的统治走向衰落。

伊凡三世即位后,于年率军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年,金帐汗国可汗阿合马为部下所杀,汗国瓦解,莫斯科公国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解脱出来。

年,伊凡三世吞并了特维尔公国。年,瓦西里三世率军占领普斯科夫,年并吞了梁赞公国。至此,莫斯科公国完成了统一。到瓦西里三世去世的年,俄国领土已从年的4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万平方公里,一跃成为欧洲幅员最大的国家。

金帐汗国瓦解后,分成三个继承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年,沙皇伊凡四世的军队攻克喀山汗国。年,吞并阿斯特拉罕。俄军于年挺进克里米亚半岛,扫荡了岛上蒙古鞑靼人的势力(但直到年俄国才完全吞并克里米亚)。至此,莫斯科公国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开始将眼光转向乌拉尔山以东地区。

沙俄旗

十六至十七世纪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与开发对西伯利亚的征服

面积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自然的地理实体。西伯利亚的名字来源于蒙古语Sibi,意为“沉睡的土地”。

在西欧人向海外扩张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俄国人正在陆上进行横贯欧亚大陆的扩张。对西伯利亚的一片片广阔的陆地的控制,是可与向西穿过美国抵达太平洋沿岸的扩张相媲美的一篇传奇史诗。

在俄国人进入西伯利亚之前,这里的土著民族有:鞑靼、奥斯恰克、聂尼茨、鄂温克、雅库特、吉尔吉斯、布里亚特、尤卡基尔、科里雅克、堪察加等民族。这些民族中,除了鞑靼人和吉尔吉斯人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大多还处于部落联盟和氏族社会状态,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但这些民族很好利用了当地丰富的资源,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

俄国侵入西伯利亚的先锋部队是哥萨克。这些人原先是躲避农奴制压迫和束缚的俄国或波兰农民,他们进入俄南部荒芜的草原区,在那里成为农民、猎人、渔民和放牧者。他们的性格彪悍、勇猛、好战,是天生的战士。

当时,乌拉尔山西侧、卡马河上游一带的大片土地,是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垦殖区。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获得了沙皇颁发的特许状,在这一带经营制盐、采矿、捕鱼、开垦等业。这个家族和沙皇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向沙皇宫廷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钱财,获得了代替政府征收毛皮税的资格。这是一个肥缺,当时欧洲市场对俄国的毛皮需求量非常大,一直供不应求。俄国境内的毛皮已无法满足欧洲市场,而乌拉尔山东面是出产毛皮的天然宝库。此时,位于乌拉尔山另一边的西比尔汗国的鞑靼人常越过山脉,侵扰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领地。因此,俄国越过乌拉尔山,征服西比尔汗国便势在必行了。

年,斯特罗甘诺夫雇佣逃亡的哥萨克叶尔马克,组织了一支军队,越过乌拉尔山,向西比尔汗国进攻。西比尔可汗库楚姆率军进行顽强抵抗,最终不敌俄军,放弃首都锡比尔。叶尔马克占领了锡比尔后,将整个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称为锡比尔,这就是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

征服了西比尔汗国后,俄军一路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几未遇到像样的抵抗。驱使俄国人向前拓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润丰厚的毛皮。年,沙俄国库收入的毛皮价值一万五千卢布,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三点七五。到年,毛皮收入增至四万五千卢布,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一。

沙皇政府意识到,俄军长途跋涉和孤军深入西伯利亚,如果没有牢固的据点作为依托,是不可能占领和控制西伯利亚的。年,俄军在图拉河口附近建立第一座城堡——秋明城堡。次年,俄军在鄂毕河水路的交通枢纽位置,建立了托博尔斯克城堡。此后,具有军事据点和行政中心双重性质的城堡在西伯利亚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纷纷建立。年,库楚姆汗遇害,西伯利亚的鞑靼人已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了。年,沙俄在额尔齐斯河岸建立托木斯克要塞,标志着沙俄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侵占。

与此同时,俄军也从鄂毕河上游向南方的草原地带推进,遭遇吉尔吉斯和卡尔梅克等草原民族的顽强抵抗,进军受阻,便转而继续向东。

俄军抵达叶尼塞河地区后,利用水路的便利运输迅速推进,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占领了这一地区,并建立了几座重镇。

年,俄国人建立了雅库茨克城堡。年,俄殖民军队抵达鄂霍次克海岸。年,俄国人在太平洋岸边建立鄂霍次克要塞,标志其势力已推进到太平洋沿岸。但居住在远东地区的楚科奇人和堪察加人对入侵的俄国人进行了顽强抵抗,俄军直到18世纪中期前后才平定这两个土著民族的反抗。

俄国的前锋部队抵达黑龙江,遇到当时国势正盛的清帝国,其扩张势头才受阻。经雅克萨之战,中俄签署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外兴安岭至东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南,包括库页岛,都属于中国领土。

俄国扩张的前锋部队虽为清帝国所阻,却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转而向北,于年,向堪察加半岛推进,并于年在半岛上建立堪察加堡。

俄国人推进迅速的原因可用各种因素来说明,气候、地形、植被和河流系统均有利于入侵者,各土著民族由于人数少、武器差、缺乏团结和组织而处于不利地位。

十六至十七世纪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与开发开发和治理

征服西比尔汗国后,沙俄政府直接指挥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征服,并建立了一套统治和管理制度。年,沙皇米哈伊尔训令托博尔斯克督军和鄂毕河各城堡的官员,对前来纳贡毛皮税的通古斯人需设宴款待,馈赠礼物,劝诱他们为俄国效劳并提供叶尼塞河两岸的情况,如那里有没有造船用的木材,河水是咸是淡,是否盛产鱼类,等等。在建立城堡网时,沙皇政府对地址选择和建筑设计,常下达详尽指示。

西伯利亚事务早期由沙皇政府的外交衙门和喀山事务署共同管理,年设立专门的西伯利亚事务衙门,负责西伯利亚地区的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等事务。该衙门要求西伯利亚各地督军经常请示汇报,由它下达批示。沙皇政府十分重视西伯利亚衙门。十七世纪中叶,沙皇政府每周必有一天专门讨论西伯利亚衙门呈送的报告。

驻西伯利亚各地的督军由沙皇亲自委派,人员从服役贵族中挑选,以掌管一地的军政大权。督军的任期一般只有二至四年,但权力很大,在任期内能很轻松地中饱私囊。年前,驻曼加捷亚的历任督军,常用廉价商品向当地土著骗取优质毛皮,一年内可私吞一万两千张黑貂皮,超过沙皇政府毛皮税收的三倍以上。

伴随着武力征服,俄国也向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地区移民。早期的移民受政府控制,属殖民性质,以建立军屯为主。移民主要由国有农民和流放犯组成,规模不大。沙皇政府还把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瑞典、日耳曼和法国的战俘、雇佣兵和侨民,强制迁移到西伯利亚,并吸收其中有经验的人加入到俄军中。

沙俄把东正教推广到西伯利亚,对当地土著进行教化。年,在托博尔斯克建立主教区,掌管整个西伯利亚的教务。到十七世纪中叶,西伯利亚境内建成大型的东正教寺院已有37座。俄国人以物质引诱和暴力胁迫等手段,迫使土著居民皈依东正教。

十七世纪中叶之前,西伯利亚的农业和手工业还只处于起始阶段,渔猎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领域。毛皮的价值很大,有一批俄罗斯人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还有一批人从事捕鱼业。他们多是来自俄北部沿海一带的农民。很长一段时期,俄罗斯猎人猎获的毛皮超过土著居民猎获的毛皮数量。整个十七世纪,皮毛收入是沙皇政府在西伯利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政府从皮毛贸易中支付掉在西伯利亚的行政开支后,还保有大量盈余,并使国家增加了一块巨大的地区。

随着俄国人向西伯利亚东部推进,粮食供应成了问题,土著居民主要以渔猎为生,不生产粮食。从欧俄运粮极为不便,因此在当地种植粮食成为当务之急。沙皇政府令各地督军在城堡附近垦荒屯田,发展农业。政府以“法令”、“征兵”等方式,将北海一带的部分国有农民强制迁移到西伯利亚,国家提供交通工具、部分路费和生活用品,给予土地、种子、农具和牲畜,帮助他们安排生产。

俄国移民的到来,对西伯利亚农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西伯利亚的土著居民(鞑靼人、绍尔人、布里亚特人、阿尔泰人)在俄罗斯农民和哥萨克到来之前也熟悉农业技术,但他们从事的农业是原始的、辅助性的。俄罗斯农民把农具(犁、耙)引入西伯利亚地区,实行农业三段轮种制度,并进行施肥,种植禾本科作物和蔬菜。在俄国人眼里,尽管俄殖民军早期对土著居民进行了严厉镇压,俄国商人同其进行了不等价交换,西伯利亚并归俄国为当地各民族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西伯利亚的移民大军中,有相当数量的逃亡农奴,这些人被称为“自由移民”,他们对西伯利亚的开发发挥了巨大作用。到十七世纪末,西伯利亚的俄罗斯移民数已达30万,超过了土著人口,其中绝大多数属自由移民。早期大批人口投入到农垦中,除了国有农民和自由民,还有现役军人和城市工商业者。到十七世纪中叶,西伯利亚的农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实现了粮食自给。

征服西伯利亚初期,当地的日用手工业品数非常短缺,主要从欧俄地区输入。随着俄国居民的增长,对手工业品的需求急剧上升。一批批匠人从欧俄地区随派遣军而来,西伯利亚的手工业渐渐发展起来。手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建筑、采矿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西伯利亚地区城市的形成。

十八至十九世纪中期沙俄在远东和阿拉斯加的扩张探险与扩张

进入十八世纪,俄国在亚洲扩张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占领高加速,征服中亚,经阿富汗进入印度洋;另一条是东侵中国、日本,通过控制日本海进入太平洋。占领堪察加半岛后,日本海上的千岛群岛暴露在俄国人的面前。

年8月,俄军派出一支75名哥萨克组成的小分队,由堪察加半岛向千岛群岛进发,抵达占守岛和幌筵岛,与岛上的土著阿伊努人进行接触。年,俄国军人科兹列夫斯基率领一支军队,从堪察加前往千岛群岛,登上幌筵岛,并从岛上掳回棉花、丝绸、麻织品、金币、日本刀和阿伊努人。日本学者认为科兹列夫斯基是登上千岛群岛的第一个俄国人。

年5月,受彼得一世委派,航海和天文学者伊万·艾弗莱诺夫等人,再次前往千岛群岛,到达国后岛和幌筵岛。船队于7月返回鄂霍次克,艾弗莱诺夫绘制出了堪察加和千岛群岛地图。

彼得一世对艾弗莱诺夫带回的情报很感兴趣,决定派出一支探险队考察北太平洋地区。年,奉彼得一世的诏令,丹麦探险家白令率一支探险队,从圣彼得堡出发,横贯欧亚大陆,一路历尽艰辛,于年抵达鄂霍次克海岸。白令于年率领探险队穿越亚洲大陆最东端的海峡(这条海峡后被命名为白令海峡)。年,白令率船队向美洲进发,驶近阿拉斯加南部海岸。

彼得一世发起的考察探险活动历时几十年,对西伯利亚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历史民族等进行了详细调查,探险队还抵达了美洲,为俄国在北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年6月,俄国的探险船抵达日本本州岛沿岸,并与当地官员和居民进行了接触,还互赠和交换了物品。船队返回鄂霍次克后,于年底向沙皇政府递交了一份探险船队航行至日本海岸的报告。

沙俄的探险船抵达千岛群岛后,向岛上居民征收毛皮税。年,俄国人以得抚岛为据点,与日本进行贸易活动。沙皇政府把处以流刑的犯人和猎人安置到得抚岛,为俄国掌握该岛效力。

俄国人在千岛群岛的活动引起日本的警觉。年,幕府派人去国后、择捉、得抚等岛进行调查,了解俄国人的活动情况,随在岛上设防,宣布择捉岛为日本所有,驱逐岛上的俄国人。至此,得抚岛以北的千岛群岛被俄国占领。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日两国在千岛群岛的领土分界线在得抚岛与择捉岛之间。

年,俄国商人谢里霍夫的船队经过千岛群岛,驶抵阿留申群岛。年,谢里霍夫在阿拉斯加建立了俄国人的居留地——科迪亚克城。年,谢利霍夫从美洲归来后,这位“俄国的哥伦布”宣告他“已发现著名的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都未曾到达的克克塔尔岛和阿福格纳克岛”,并向沙皇政府申请给予他开发边区毛皮资源的优先权。

十八世纪末,英国商人加紧了对美洲毛皮资源的掠夺,威胁到俄在美洲的地位和利益。年,沙皇政府授权成立“俄美公司”。沙皇政府授意: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在北美西海岸、夏威夷群岛、萨哈林岛南部和阿穆尔河口立稳脚跟。这家形式上的私营公司,活动其实都由沙皇政府控制和指挥。

年,俄国人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一个城堡——罗斯要塞。到年,俄国人已在美洲西海岸建立了19块殖民地。然而,由于农奴制的制约,俄国没有多少自由民迁移到美洲地区,因此没能在美洲西部建立起有效的殖民统治。俄国商人滥捕当地的野生动物,导致皮毛资源日益枯竭,税收锐减。此时,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很强,对俄国抱有明显的敌意,而俄国在这一地区缺乏有效的防御力量,形势对俄国很不利。年,俄国将阿拉斯加以低价卖给美国。

年,俄美公司因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而被迫关闭。俄美公司实际上是沙皇政府的代理机构,为俄国在北太平洋地区的探险和扩张,以及掠夺当地的资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暂时阻挡了俄国南下的步伐,但没有挡住俄国继续扩张的野心。此后的历代沙皇对黑龙江以北地区都予以高度







































白殿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qz/5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