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心之所向即为前方丨两年金山,打铁新人河


前言

看了米高和Jay所写的关于五年、四年和三年金山打铁故事,很受触动,恰巧这是我第二年的金山站比赛,从一个打铁新手小白到现在差一名站台的选手,借此来分享这一年来的故事,尤其是一些在训练上的所想所得分享给我们训练营的小伙伴们,甚至给更多前辈们予以点评指导。

  人,是奇怪的动物,对于未知会恐惧,但又想征服,征服后带着一览众山小之势回头望着爬过的每一个坎,开始嘲笑着过去的自己:原来不过如此。所以,关于去年金山我人生的首铁,凭着赛后的澎湃和激动所写的文章,在今天看也确实挺幼稚的,大家看过笑过就好,传送门:这男人居然坚持了3小时——记河马人生首个铁人三项赛

01

汇报今年金山打铁的情况吧

  今年报了半程标铁(m游泳、20km自行车、5km跑步),大家问我为什么,我都说:因为没玩过半程。这是真的,不是烟雾弹。5月12日的检录顺利:身份审核、证明递交、领赛事包、运动员手环、芯片、贴号码、自行车检录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下午的试水也很顺利,穿着胶衣丢掉了跟屁虫下水,因为会踩水和胶衣具有的一定浮力,对于丢掉跟屁虫也不是那么害怕(惭愧在我个人第三场铁三赛里才丢掉跟屁虫,同时对Mandy阿姨说声sorry:说好的即使做KOL也要带着跟屁虫下水……)。其实小伙伴们二次打铁时就可以不用跟屁虫了,赛事主办方的救援很给力,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傍晚协助主办方拍摄视频,晚上拍完定妆照,再次确认所有装备(拿着清单一个个核对),就睡了。毕竟检录开放一般都在6点半左右,6点起床倒推的话,23点睡7个小时是应该要确保的。

  5月13日的比赛日,在8:30的半程下水前做足准备,包括热身活动,开背拉肩活动做足,还有压腿拉筋,防止划臂不开和抽筋。赛前15分钟嗑一个胶和吃一颗盐丸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哨响,按下手表STRAT,冲向水面就开始游。前几分钟人多,尽量拉开距离或者保持距离。否则就是人趴人、人摸人、人踹人,这很“哲学”,但在公开水域的游泳赛里很常见。所以此时也是最累的时候。慢慢可以放开游了,开始找自己节奏,脑力不断闪现着训练时的动作要领,维持10多分钟,慢慢进入状态,随后就照着节奏往前游着。此时唯一要克服的是:游偏问题——

  ①鳄鱼眼技术是一个办法,即自由泳时加入盯住一个大目标物的色块锁定大致方向。(Speedo的Alex教练曾经教过,看有没有浪,鳄鱼眼技术又分先看后划水,还是先划臂再鳄鱼眼)。②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难,那就蛙泳吧,但速度一般没自由泳快。③又或者用我这次的办法:找个看上去pro的选手,跟着游。但此招有风险,目标选择请慎重,毕竟XX年出现过金山站某位KOL选手脱离大部队,一个人游偏的情况,哈哈。

  游泳阶段我的理解:前10%适应,中间30%找节奏,后60%稳定分配体力。出水时,我在年龄组第6。

(错误示范:出水换气抬头过高,不过我说是浪大的原因你服不服)

  游泳上岸,立即拉下防寒泳衣拉链,扒衣组的志愿者们手法娴熟,一下扒掉。进入换项,也比一年前熟练,快速推车进入赛道。抄起上管缠着的能量胶,撕开就嗑。低齿比高踏频踩起来热身,踏频先保持在90左右,大腿保持在高位骑了3公里,防止腿抽筋。之后就照着平时训练,根据路面调整齿比,踏频保持在80上下(一般来说85-95踏频最佳,因人而异,个人偏重一点点)。一小段爬坡路段,下坡前调重齿比,上坡前多踩两脚,上坡时再变速回来,甚至摇车几下保证速度掉的不多。

  平路赛段,就保持巡航就行,尽量想着稳定输出就好(此时后悔没装TT把)。压弯技术不行,所以提前刹好慢慢过弯,这不急,比赛安全第一。总的来说金山骑行道还是感觉不错的,除了两幢大楼中间的风口,其他都不错。但我依旧很菜,不如我预期的好,但好在骑行段结束,追回到年龄组第3。

  进入换项,提着锁鞋,推着车,跑着回去。一分半后,整装待发出换项区开始跑步。比起一年前,跑步学会了控制步幅,我的步频在上下。这次5km是一圈,耳机里找的音乐是快节奏,但没有严格去找是否符合步频的音乐节奏,佛系一点嘛。平均心率维持在,偏稳的节奏。配速左右。。。(大家赶紧喷我吧)。总的来说,太保守,以至于在跑步阶段从第3滑到第4,拱手让出了站台的机会。不怨天尤人,自己心里清楚,对于一个月跑量连一个半马都不足的“懒人”来说真的是“罪有应得”了。要改要改,不能佛系了!

01

关于初铁和二战金山的不同

  赛程上,我的首铁金山是标铁,今年半程标铁。金山站的赛道体验还是一样的好。不同的是,半程距离缩短,比赛性质上由耐力更多偏向于爆发力。半程标铁也叫Sprint,是pro们很喜欢玩的一个赛程。我不是pro,我只是单纯觉得,半程时间缩短,到跑步阶段阳光还不会强烈,对于我这种每月跑量不足21km的“懒人”来说是福音,事实也确是如此,金山这次天气很给力。(老布又做法了)

  心态上,话说打铁老鸟了应该不怕了,但实际还是紧张。初铁紧张因为未知。而今年赛前紧张,原因可能是对自己有要求吧,而不仅仅是完赛。想想也是,人只要有目标,那势必会有预期,那也必然带着紧张情绪。赛前适度紧张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说方便一早排空,想像下穿着连体铁三服蹲着上厕所的画面,动作难度可想而知了吧

02

关于初铁到二战金山的一年训练

  其实我是偏向于佛系,但不等于我不训练,我的训练是参与集体训练,根据要求执行,不给自己找半点借口偷懒!(跑步打脸)

关于骑行训练

  冬天跟着大魔王Peter的冬训营,没错就是那个圈内有名的大魔王。他有着德国人的严谨,他的训练计划很详细,会记录你的FTP,隔段时间观察你。但他又不是数据控,他偏向于训练不盯着数据看,而是focus在你的踩踏提拉上、你的发力上、你的姿势上、你的持续输出上。再多的数据也只是辅助你更好地   周末是很好休闲骑的时间,跟着壮Pro滨江休闲骑是很赞的。还有感谢母校,感谢上大车协的学弟学妹们,别看年龄小,对于自行车的专业知识和热情真的是很强,让我在这方面学到很多,也经常性地和小伙伴们“搞事情”:在上海街头骑寻美食、苗江路拉练、世博大道晨练、训练室滚筒骑行、还有就是各种自行车的比赛(Heros、环法中国、Trek、骑闯系列等等),以赛代练真的是个很好的训练方式。

.10.29环法中国赛挑战赛(“车迷节”)

关于游泳训练

  一年前的金山新手营Daniel教练帮助我自由泳能够50米游下来。去年底开始跟着雨宫老师练习游泳,老师来自日本,在圈内人缘很好,为中日铁三友好交流做出不少的贡献。去年金山首铁是多数靠蛙泳游完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自由泳换气不行,当然这是当时的想法。跟着雨宫老师后,才发现我真的是tooyoungtoosimple。对于自由泳的动作技术要领基本不知,老师每堂课从打腿开始,单臂打腿换气、划水动作拆解练习、前交叉……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详细和耐心。还有记得过年年初四那天下着雨,雨宫的老师大师教我打腿打了一个半小时,各种各样的方式练打腿,回到家腿基本走不动了,但高兴地是掌握到了要领,帮助我找到了游泳时的平衡,提高了我的基础。很荣幸的是,得益于老师们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我自由泳在上半年50米测试中达到了45秒的成绩线,升入中级班。

  直至今日,我个人理解,游泳的阶段可以分为:不会游—能游—会换气—会游—技术游—游得快—耐力游—游得好。中间涉及到“刚直”、“高肘抱水”、“核心收紧”、“髋部发力”、“送肩”等技术动作要求身体水平减少阻力才能游得更快,还有像“鳄鱼眼”、“二次打腿”、“三次划臂换气”等技术技巧是帮助你提高游泳效率而游得更快。不仅仅靠天赋更靠你的勤奋。所以,多思考多练习才能进步是我对游泳训练最大的感受。

关于跑步训练

  此处省略……字。没什么好说的,我是跑渣,自命天高的跑渣。最近一次的马拉松是去年12月的长宁半马,成绩1:53:59我知道在看这篇文章的有很多跑马大神和铁三大牛肯定在笑我,请笑吧!下次我要你们好看!(好吧,估计你们笑得更厉害了)

  好吧,不开玩笑了,正如从我认识的打铁小伙伴文亮身上学到的,其实我想说的是:去TM的佛系,老子就是要干!“下一次我要站台领奖!”

  舒适会让人产生惰性,年轻又有很多的可能性。90后不是标签,是真我不想靠边。感想敢做,敢做敢拼,不留后悔,不留遗憾,心之所向,即为前方。

  废话不多说,就是一个字:干!

(好吧,打脸,话痨的我还是要多说几句)

---------------我是分割线---------------

感谢!

感谢小伙伴帮我整理文章,给我再次留下个难忘的纪念。

感谢刘潇老阮学弟的现场支持,感恩母校上海大学,感谢上大车协。

感谢森地客、全动上海的支持。

感谢#EZ5、#学习使我快乐。

感谢我们一起做核心志愿者的小伙伴们的鼓励。

感谢摄影视频团队。

感谢雨宫老师、大师、大魔王Peter的训练指导。

感谢一起训练的小伙伴们,训练的时光很开心。

感谢STC,everyone。

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感谢铁友们的鼓励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qz/69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