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察沃食人狮事件始末3


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察沃的两只食人狮被帕特森猎杀了一只以后,另外一只狮子只能孤军面对可恶的敌人,也许它正想着为同伴报仇呢。不管是来报仇,还是日常寻找食物,这只狮子依然在营地附近出没。就在第一只狮子被杀害没几天,第二只狮子出现在铁路监督员的小屋附近,它爬上台阶,在走廊上徘徊着,铁路监督员以为是喝醉酒的工人在捣乱,但他没有开门出来,只是隔着门呵斥,也幸亏如此,否则早就成狮子的猎物了。

那只狮子没抓到铁路监督员,就把他养的几只山羊全杀了。直到第二天,铁路监督员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去找帕特森,查看了现场以后,帕特森决定今晚在铁路监督员这里蹲点,正巧铁路监督员的小屋旁边还有一间空着的小铁皮屋,可以作为埋伏点,铁皮屋的窗口是绝佳的射击口。

察沃营地一景,大部分人住帐篷,但铁路监督员有小屋可以住。

之前帕特森与两只狮子斗智斗勇了好几个月,差点要放弃,但自从猎获第一只狮子,他信心倍增,期待着很快就猎获第二只。为了准备夜里的伏击行动,他又从别处牵来三只山羊,工地里养了许多山羊作为工作人员的伙食。

帕特森把山羊绑在铁皮屋外,就等着狮子来,结果等了一夜也不见狮子的踪影,直到天快亮了的时候,狮子终于来了,这天没捉人,而是扑倒了其中一只山羊,正要拖走的时候,帕特森立即对它开了一枪,没打着狮子,倒是打着了山羊,狮子最近和帕特森屡次交手,太清楚子弹的威力了,既然惹不起,那就先逃了,但也不忘记拖走猎物。

追随着狮子拖猎物留下的痕迹,帕特森和另外几个人来到一处灌木丛,狮子正在那准备吃山羊呢,见有人靠近,狮子先是威吓,然后找准时机,转身逃了,其他几个人一看到狮子,全吓得爬到旁边的高树上,只有帕特森和他的助手威克勒淡定在那里,他们往狮子最后现身的地方扔了几块石头过去,见没什么反应,估计狮子是逃掉了,就大胆靠近,灌木丛中的山羊尸体还很完好,狮子根本没来得及吃。

非洲人在饲养山羊,从面部特征来看,可能是埃塞俄比亚人,或者非洲东北部的其他族群。山羊是非洲人普遍饲养的一种家畜,但其原产地不在非洲,而是在非洲旁边的西亚地区,品种也接近西亚和南亚地区的山羊品种,是人类在热带和亚热带环境中选育的山羊。

本来几个人可以把山羊的尸体带回去开个荤,但一想到狮子可能像往常那样回来吃掉没吃完的猎物,这是它们的一个习性,于是帕特森决定像猎获第一只狮子时那样故伎重演,命人搭一个高台,这次可搭得牢固些,并且还带了一个名叫马希纳的助手。

入夜,还是那么安静,一切都照旧,两个人在高台上继续蹲点,这对帕特森来说是几个月来的常态,由于实在累得不行,他很快就睡着了,直到马希纳抓住他的手,指着山羊的方向告诉帕特森有"sher",这是波斯语,狮子的意思,汉语的"狮子"一词就来源于此。

帕特森瞬间来了精神,拿起双管猎枪,想着这次可不能再让猎物跑了。待狮子进入射击范围内,他对着狮子的肩膀处开了一枪,企图让子弹可以直射入心脏,而狮子一听到枪声,立即本能地卧倒在地,它太清楚两脚兽拿着的这个怪物的厉害了。

察沃地区尽是些灌木丛覆盖的山地丘陵

见双管猎枪不起作用,帕特森想换成步枪,就在这换枪的瞬间,狮子转身消失在草丛中,帕特森不想让猎物逃了,对着草丛连开数枪,似乎有打中猎物,考虑到天黑追踪很危险,就等到天亮,其实他心里早按捺不住了,天边刚露出点白色,他就爬下平台,朝夜间射中猎物的地方走去,发现草丛里有血迹,毫无疑问,猎物是带伤逃跑了。

受伤的猎物其实跑不了太远,帕特森很有信心在早上就捉住它,跟着脚印一直追踪,途中能明显看出这只狮子受伤严重,导致它中途还休息了好几次,但再往前一段距离,血迹就消失了,四周都是崎岖岩石,考虑到狮子可能会躲在某个石洞中,帕特森也不敢贸然前进,这次追踪猎物的行动就此结束。

斑鬣狗与兀鹫清理大象的尸体,这两种动物被誉为"非洲草原上的清道夫",对净化草原环境有很大作用。

之后有十几天都没见这只狮子出现,众人都以为它因为受了重伤,大概已经死在哪个角落里,然后被斑鬣狗、兀鹫之类的食腐动物吃了个干净,剩下的骨架也肯定让豪猪什么的给啃了,这在非洲大草原上是极其平常的一个自然规律。但鉴于狮子之前有过消失一段时间又再次出现的情况,人们也不敢放松警惕。

斑鬣狗追杀狮子

狮子追杀斑鬣狗

狮子与斑鬣狗共享猎物

狮子与斑鬣狗是非洲草原上的两大势力,相互看不惯,有机会就会干掉对方,全看谁当时的实力强,如果双方实力相当,它们只能容忍对方存在,有时候还会一起分享猎物,但不是心甘情愿,而是没办法。

果然,不放松警惕是对的,过了许多天,都快到这年的年底了,12月27日这天,那只狮子再次出现,必须感叹野生动物生命力如此顽强,两脚兽给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它回来报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天晚上,它钻入营地,正好来到台车司机们休息的地方,什么都不必说,直接开杀,一群两脚兽看到狮子,吓得一片慌乱,都跑出帐篷,帕特森也受惊走出帐篷,知道是狮子来了,他对空鸣枪,想要吓退狮子。这几个月来,狮子一直没法破解两脚兽这个秘密武器,听到枪声,它停止了追捕,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威武的狮子大王消失在夜色中。

帕特森次日再检查现场,发现在前一天夜里,狮子钻了好几个帐篷,一棵树下满是狮子的脚印,幸好人们都跑出帐篷,否则又有人要成为猎物了。帕特森决定就在这棵树上搭树屋,等着狮子今晚到来。

根据帕特森本人的回忆,那是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月光照得地面亮如白昼,不需借助其他照明,人眼也能看清夜色中的物体,他和马希纳两个人挤在树屋里等猎物,两人轮流守岗。先是帕特森,他守夜到了半夜两点,然后马希纳换班,帕特森睡觉,但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让帕特森睡了一会以后就醒了过来,隐约中好像看到了灌木丛里有东西在动。莫不会是狮子?帕特森这么想着,睡意全无,定睛一看,居然真是那只狮子。

月夜射狮,后人根据帕特森月夜伏击食人狮的场景,绘制的想象画。

蹲点的这棵树是这附近的最高点,旁边都是些矮小的灌木丛,帕特森像之前那次一样,耐心等着狮子进入射击范围内,然后对着它只开了一枪,狮子闻枪声,转身又逃了,帕特森连补数枪,可以肯定每一枪都射中目标,但狮子还是消失在草丛中。为了这次不再扑空,天一破晓,帕特森和马希纳就立即出发去追踪狮子,他还让一个非洲人和他们一起前往。

狮子逃命的路上留下了血迹,这群人跟着血迹,在一处灌木丛附近看到了躲在其中的狮子,被他们伤害的狮子正对着他们龇牙,怒目而视呢。帕特森瞄准了狮子,正准备开枪,狮子扑了过来,他往后一退,又开了一枪,狮子虽然因此倒地,但很快爬了起来。帕特森示意让马希纳把卡宾枪递来,却发现马希纳早就爬到树上去了,要不是刚才那枪打中狮子后腿,这会他自己早让狮子扑倒,那样的话,狮子只需要对着脖子顺口一咬,帕特森必死无疑。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先找个对自己有利的位置才是要紧事,帕特森也跟着爬上了树,从马希纳那里接过卡宾枪,对树下的狮子开了两枪,一枪射在胸口,一枪射在脑门,就这样,帕特森杀害了第二只狮子。这只狮子倒在了树下,嘴里还咬着一根掉到地面上的树枝,它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被敌人杀害,带着仇恨而死。

第二只被猎杀的察沃食人狮

营地里的工人像是事先排练好了似的,似乎他们这一夜就没睡,等枪声一落,就涌向猎杀现场,他们可真恨死了这只吃了他们许多同伴的狮子,差点要把狮子的尸体撕碎,但帕特森必须阻止他们,对帕特森来说,这是他的战利品,他要留着做标本,炫耀自己的狩猎成绩用,怎么可以破坏了呢?

就这样,帕特森猎杀了察沃地区的两只食人狮,他命人把狮子抬回营地,见到如此威猛巨大的猎物,心里真是得意极了,在猎物旁边各种拍照,真是开心呢。

不同类型的雄狮鬃毛。人们在狩猎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狮子的鬃毛有好几种类型。鬃毛是雄狮的第二性征,就像男人的胡子,既然男人里面,有些胡子密,有些胡子稀,有些不长胡子,那么狮子的鬃毛浓密多少也就好理解了。

对猎物进行科学检查是个惯例,经过测量,这只狮子的体型比前一只略小一点,但没小多少,也有近三米长,肩高比前一只略高一些,像之前那样,这只狮子是雄性,一样没有鬃毛,这让人们很是不解。它身上有六处弹孔,在背部有一颗子弹,是帕特森十几天前射出的,由于经常钻刺篱笆,这只狮子像它的同伴一样,身上也有刺篱笆留下的伤痕。

今天察沃地区的雄狮与雌狮。人们一开始对察沃食人狮是无鬃毛雄狮的这一现象很是不解,后来发现,察沃地区的雄狮大多鬃毛十分稀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至今科学家们也没得出最终结论。

很快,第二只食人狮被猎杀的消息传了出去,与之前相同,媒体纷纷报道,很多人赶来观看食人巨狮,特别是察沃地区一带的非洲人,这两只狮子也吃了他们不少人,这些非洲原住民部落也对这两只狮子进行了多次猎杀行动。

非洲原住民战士旧照

非洲马赛族原住民旧照,马赛族是东非洲的游牧民族,以擅长猎杀狮子而著称。有些关于察沃食人狮事件的文艺作品中描述帕特森请了马赛族人参于猎捕食人狮的行动,但这只是艺术虚构,从帕特森本人的记录可以看出,猎捕察沃食人狮的行动并没有马赛族人参于,不过帕特森的确访问过马赛族人,在后面的狩猎行动中,有他们的身影,与帕特森一起狩猎的非洲原住民里面,更多的是坎巴族人。

食人狮在被展览了几天之后,狮皮被剥下进行精心地保存,这是帕特森最想要的战利品,狮肉被众人分食,工地里的人们吃得欢快,不过食肉动物的肉大多很难吃。至于骨头呢,根据非洲和印度的一些迷信,认为猛兽的骨头能辟邪,于是也被众人分了,帕特森特地留下了头骨,这也是战利品之一。

察沃铁路桥,后来被德国炸掉了

两只食人狮被猎杀了以后,工人们更加安心地干活了,之前逃走的那些工人闻讯,也都回到了察沃工地,大量人力加入,工程进展飞速。

工人们积极性很高,以前这些非洲人和印度人对白人的管理毕竟是不服从的,为了糊口才勉强给殖民当局做事,私底下杀几个白人,然后抛尸荒野,这种事他们可做多了,有几次还想杀了帕特森,但现在他们不但不想杀了帕特森,还心甘情愿地为帕特森做事。

工人们给帕特森起了个外号叫"邪魔杀手",对帕特森很是尊敬,按印度的习俗,集资做了一个银盘,用印度斯坦语作了一首赞美的诗刻在上面,送给帕特森,毕竟人类总喜欢做些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事。

依这张图来看,察沃地区的两只食人狮是第一种类型,以狮子的审美观来看,雌狮喜欢浓密鬃毛的雄狮,而黑色鬃毛又比其他颜色的鬃毛更受欢迎。而雄狮呢,它们与雌狮相反,雄狮对鬃毛浓密的其他雄狮颇为敌意,尤其是黑色鬃毛的那种,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研究,以假的狮子等身模型来测试真狮子,因此得出上述结论,当然呢,雄狮看到那些模型,心里顿时妒火中烧,发挥猫科动物的本领,把模型彻底毁掉。

除了没鬃毛的雄狮,还有长鬃毛的雌狮,这个属于极少数的个例,就像也有女人长胡子一样,有是有,但是非常少。

这两只狮子是被猎杀了,但察沃地区还有别的狮子,工地里的生活依旧刺激。狮子大王不在的时候,其他动物胆子就大了,豹、斑鬣狗、非洲野狗、非洲野猫等许多动物天天来这里寻找食物,吃掉些剩菜剩饭和食材,当然还有人们养的家禽家畜。

非洲豹,是豹在非洲的亚种,有几种不同的类型,但都属于一个亚种,豹的适应能力很强,是东半球分布最广的野生猫科动物,现在主要生活在亚洲和非洲。

察沃国家公园从盗猎分子那里清缴来的豹皮,旁边还有张狮子皮。

有天晚上来了只豹,把工地里养的几十只山羊和绵羊全杀了,众人大为恼火,帕特森想着豹可能会再回来吃猎物,于是准备像捕捉两只食人狮那样故伎重演,设了个陷阱,这只豹没有那两只食人狮精明,进入陷阱被捉,然后帕特森就把它杀了。就在帕特森准备剥下豹皮的时候,几个非洲当地的坎巴族人路过,看到这一场景,跟帕特森建议说,让他们来帮忙剥豹皮,报酬是豹肉归他们,帕特森当然同意,非洲人剥兽皮的本事十分一流,没几分钟就剥下一张完整的豹皮,于是豹皮成了帕特森的战利品,豹肉成了非洲人的食物,双方都感到很满意,只是可怜了这只豹。

非洲野狗,也叫非洲野犬、杂色狼,但它不是狗,也不是狼,自成一系,犬科非洲野犬属的唯一现存种,在非洲的生态地位类似亚洲与欧洲的豺和狼。

还有一次,帕特森在察沃车站看到一只非洲野狗和他对视,他当时很想把这只非洲野狗猎杀了做标本,可惜没带枪,于是非洲野狗幸运地活了下来,人心真是险恶。

在察沃工地呆了约一年以后,上级部门派帕特森前往别处继续做管理工作,那是一个叫马查科斯的地方,距离内罗毕不算远,地处东非高原,气候凉爽,有大片的草原,比起酷热的察沃,可要舒服多了,帕特森兴致很高,工作之余游山玩水,当然也不忘记祸害动物,在这里,他又给自己增加了许多战利品。

帕特森等人猎获一只羚羊

可怜的黑斑羚,这种羚羊的雄性有着漂亮的角,也叫高角羚,雌性无角。

帕特森在阿西平原猎获的狮子,那是距离察沃不远的地方,帕特森后来还猎杀了许多次狮子,可怜的大猫总是被人祸害,可恶的人。

一只疣猪,帕特森命人把猎物带回营地,正巧他的穆斯林随从看到了,瞬间露出一脸嫌弃的样子。

格兰特瞪羚,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瞪羚。

猎获狮子及活捉斑马

一只可怜的水羚

帕特森一直想猎杀犀牛和河马,他果然如愿了。

在年的年底,帕特森完成了工作,要返回英国去了,他把战利品都带回了去,察沃食人狮的皮被他当成地毯用了几十年,直到后来给了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帕特森后来又去了非洲,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晚年去了美国,并终老于此。

今天到菲尔德博物馆,人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两只狮子的标本,还有它们的头骨,据说当时刚送过来的时候,皮张质量差极了,帕特森大概是没给做保养,幸好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修复,现在标本做得不错。

至于为什么会给菲尔德博物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只知道帕特森的儿子在这里做古生物学家。现在肯尼亚在与菲尔德博物馆商议,让这两只狮子的标本可以回归故里,毕竟它们从生到死都在肯尼亚的察沃地区,回归故里是应该的。

察沃食人狮的头骨,注意看其中一个,牙齿有严重的病变。这可能导致它无法去猎杀常规的猎物,只好来捕捉易于猎获的人类。这么一想,这两只狮子当年一只负责引开人类的注意,一只负责捉人,这样的分工,也许正是因为其中一只有病,不方便杀猎物,而另一只为照顾同伴,担负起寻找食物的重担,正是仁义尽致。

还有种说法认为,察沃地区处在阿拉伯人贩卖黑奴的传统路线上,阿拉伯人把虚弱和死去的黑人随意丢弃在路边,成为食肉动物的食物,时间一久,这些动物就习惯了人的味道,把人也当成了食物。英国人往非洲内陆修铁路的一个目的之一就是阻止盛行于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奴隶贸易,虽然英国人之类的白人殖民者自己也干过这种事。对比照顾同伴,仁义尽致的食人兽,这些想尽办法祸害世间的人才是最可恶的,所谓苛政猛于虎,人果然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

肯尼亚境内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英国殖民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退出了东非洲,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在这个时候相继独立,今天的东非洲各国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野生动物这一情况,发展生态旅游,人们对动物的态度也大为改变,从过去的利用和杀害,到现在以保护为主,生态旅游逐渐替代了战利品狩猎,尽管罪恶的战利品狩猎依然存在,但备受争议,反对者众多。

今天察沃国家公园救助的狮子

作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帕特森有写日记的习惯,后来他把自己在非洲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名叫themaneateroftsavo,也就是察沃食人者,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广受欢迎,印了好几版,至今仍然畅销,中文版为了博人眼球,把书名译成《察沃食人魔》,但狮子作为食肉动物,它吃人只是正常的捕食行为,何必要把它妖魔化?

察沃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查获的象牙和猎具

非洲某处提醒人们有狮子出没的告示牌,上面的文字是斯瓦希里文,意思是"狮子吃40人,伤7人",斯瓦希里语是流行于东非洲的一种语言,也是非洲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在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作为官方语言,非洲联盟也把斯瓦希里语列为官方语言。

据说察沃食人狮事件闹得最沸腾的时候,工地里那些非洲人都传言,说这两只狮子并不是真正的狮子,而是两个非洲酋长的化身,他们为抵抗白人和阿拉伯人的入侵而牺牲,化作狮子继续与敌人战斗。想想也没错,狮子不就是非洲的百兽之王么,按非洲的说法,就是百兽的酋长,它为了阻止人类入侵,对人类进行了抵抗,却最终被人类使用开挂作弊的方法杀害,这不就是抵抗失败被敌人杀害么?可以说察沃食人狮代表了野生动物对人类入侵的抵抗,动物食人事件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人应该反思自己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去猎杀和开发。

(完)

fangjunkai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qz/70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