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阅读与其他障碍
1、少儿阅读最可能出现的生理问题,就是视力问题。所以,要在阅读最初开始的时候,就要养成“身体不歪、书距正常、光线不暗和晃动不读”等良好习惯
2、如果父母出现在“阻止阅读”的队伍之中,这样的问题会比较麻烦。你所能采取的“常态对策”,就是转为“地下阅读”,也就是“偷偷地看”
3、书价过高,可以不买。“书店半日游”是一个最为实用的方案。在书店中,书海任可畅游、群书自由博览,而这些无需一文一钱
4、文学作品的吸引,常会使人沉湎于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发展。但不要忘记了,在任何课堂上,阅读这样的“课外书”,都会让老师颜面不悦和受到受到没收处罚的
5、二十万及以上字数的长篇小说或故事书,最好不要在周一到周五之间的时间阅读。双休日或寒暑假,是较适合的“阅读时间”
6、对某种图书没有兴趣,不要“硬读”。可能你的口牙还嫌稚嫩,未到咬开核桃的年龄
7、“超前阅读”,是少儿阅读的常见现象。但对于男女情感方面的图书,还是不宜过早。这样的图书,一旦上瘾,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较大
8、女生的阅读应该拓宽范围,男生的阅读则应该增加数量。女生阅读《男孩必读》,男生翻阅《她时代》,这不算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丑事”。好比北方人到南方旅行,南方人到北方考察,极正常,也有必要
9、如果不能得到想看到的书,你可以在网上阅读,也可以借阅题材相同的图书来弥补
10、借阅的图书,如果不慎遗失或损坏,诚心地说明经过或真诚道歉,然后照价赔偿,对方会对你作出谅解
11、阅读欲望、阅读对象、阅读开始、阅读过程、阅读方法和阅读收获,等等,是读书人“阅读之旅”的几个站点。如果你在某处遇到麻烦或困难,可以请助于父母或老师。当然,网上也有若干“路径”和“车次”,供你参阅
12、少年阅读的障碍之一,是想读书而不知道“读什么书”。国家教育部有《中学生必读书书目》,网上也有教育专家的《少年阅读新方案》。大量的“名人传记”之中,也有影响其一生的多种书名出现。这些,都对你有所助益
13、“想读书而不得其书”,的确非常苦恼。同学说不知道这本书,书店说早已卖完,网店中也难觅此书踪影。这时,老街的旧书店和网上的旧书摊,就成为你最好的觅书之地。在那里,你或许会收获惊喜
14、“看不懂”,也是少年读者常有的困惑。有些书,须先有阅历,后才有阅读。先“看不懂”,再“有点懂”,后“好像懂”。当然,也有的书,就像某个人,你“一生不懂”
15、“读了就忘”,这是许多家长朋友对少年读者的埋怨和叹息。其实,春水入土,润物无声。忘记,是为了腾空房间,放进新家俱
16、“我喜欢看漫画”“我不喜欢历史书”“我没时间看长篇”,等等。这些言语中透露出的信息是,有些少年读者似乎患上了“偏食症”。而其最大害处是,你阅读了它的狭隘,它毁掉了你的阅读
17、“我没有时间看书”“我的作业太多了”“我的安排已经满了”,等等,这些看起来完全可信的话语,其实也可以视作借口和托词。爱读书,没有借口;想看书,无法拒绝
18、爱书人不愿借书给人,是因为曾经遭遇过“借书不还”或“借书忘还”的窘境。所以,让借书人写借条一张,写明所借书名、归还日期等内容,此是一个好办法
19、阅读兴趣的培养,除了需要“赶早”之外,还需要激励和奖赏。好习惯,必有“好奖赏”,最后才有“好习惯”。所谓的“一定、必须、只能”,都可能“让期望打折,让希望落空”
20、对于少儿阅读来说,“好方案”胜过“好图书”。一份基于少儿阅读现状和心理研究,而精心策划的《中国少年十年阅读方案》,胜过一座投资千万的少儿图书馆的落成
21、阅读的重要内容和兴趣发生,非他人之书,乃“我的书”。让阅读与写作联姻,让“我阅读”与“我写作”携手并行,这样的阅读教育和行为,一定“有意义”而又“有意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qz/1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