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
我国10岁以下儿童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会达到40%~60%。
宝宝如果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会导致食物的消化、
吸收功能欠佳,
从而生长发育落后,
甚至患上胃部慢性疾病。
作为细菌发展史上堪称
「成功典范」的病原体
幽门螺杆菌凭借极强的耐酸性
成为极少数可以在胃里生存的常驻细菌。
老人和孩子最容易被它欺负,
腹胀、恶心、胃痛都可能是它在作怪,
新闻上说「小孩不大却有老胃病」不是夸张,
今天咱们科普一下
这个闷声捣乱的幽门螺杆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世界卫生组织钦定的超级细菌,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I类致癌物。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在发展中国家,成人在50岁前感染该细菌的比例高达80%,儿童时期是该菌传播的「黄金期」,孩子多在10岁前感染。
它还是一种不怕胃酸的、唯一能在人体胃内长期存活的细菌,小强本强。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了解一下?
大部分的时候,被感染者没有不舒服的表现,所以不易被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导致孩子腹胀、恶心、胃痛,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对健康的主要危害有:
消化不良;缺铁性贫血;引起消化道溃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有这8种情况
要注意!
一旦有慢性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建议就医排查,可以通过C13或C14呼气试验进行检测。虽无需将幽门螺杆菌测试作为儿童的常规检查,但以下几类特殊儿童建议去做检查:
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级亲属中有胃癌;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不明原因消化不良和生长落后者;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如何预防?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我国传统的一家人围桌而坐,共同进餐的饮食习惯,会让孩子被感染的风险大大增高。
家庭成员有一个人携带病菌,很有可能「就一人得病,全家传染」。以下几种做法可以降低传染给孩子的风险:
不要口口喂食;不要亲孩子嘴巴;尽可能采用分餐制度;多人聚餐,孩子使用个人碗筷单独进餐;教会孩子注意个人的手部卫生;食品安全注意事项,蔬菜、水果清洗干净,肉类一定要做熟再吃。
对于免疫力强大的成年人来说,
幽门螺杆菌是不敢过于造次的,
所以孩子是它们的「完美受害人」。
孩子如果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
从而生长发育落后,
甚至患有胃部慢性疾病。
-End-
河马儿科,全面呵护宝宝成长相信医生,科学育儿!
1.Bacteriologyandepidemiology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UPTODATE..
2.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
3.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华消化杂志..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河马儿科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消息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sc/1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