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为了怼人,鲁迅准备了一百八十个笔名


笔名,即作者发表作品时,为隐去真实姓名所署的别名。

明清时期,小说为人所轻视,不登大雅之堂,一些章回小说作者,因顾及名誉,开始使用笔名。

五四运动后,环境日趋险恶,为避免白色恐怖的迫害,作者发表文章时,普遍署以笔名。

萧红

原名张廼莹。萧红是一位很有个性和才华的女作家。有人说,读她的《生死场》,到了一半便已泣不成声,不忍再看那破裂却又极富生命力的文字,但心里就是不平静了。

萧红和三郎相恋(后来结婚,离婚),三郎起笔名萧军,她便起笔名萧红,这样可以和所爱的人同姓,并且两人名字连在一起意思为“小小红军”,表达出他们对革命的向往。

老舍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

在老舍看来,“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不同寻常的“悟性”,老舍便起了个别名“舒舍予”,即把自己的姓拆成“舍予”二字,意为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

曹禺

原名万家宝。有人问他笔名有何含义,答曰:我姓萬,这个‘萬’字草字头下是一个禺。写文章总得有个笔名,便将‘萬’字拆为‘草禺’,但‘草’不像一个姓,取其谐音‘曹’。

鲁迅

原名周树人。

鲁迅先生有一百多个笔名,含谜笔名不少。

华圄:暗喻当时的中华是个监狱(圄)。

丰之渝:是“封建之余孽”的缩写谐音。

隋洛文、洛文、乐雯:年国民党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针锋相对,用灯谜化笔名嘲讽国民党当局。

鲁迅:年4月发表《狂人日记》用了该笔名。他这样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巴金

原名李尧棠。

巴金曾在《谈〈灭亡〉》一文中,介绍过这一笔名的来历:“巴”来自一个叫“巴恩波”的同学,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杀而十分痛苦。

“金”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帮忙取的。巴老当时想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一位朋友看到桌子上正摊着巴老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便半开玩笑地说了个“金”字。

茅盾

原名沈德鸿。“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故一直以来,茅盾都在用生活的体验来丰富文学世界。

取“茅盾”这个名字,也正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有心发现,有时却无余力解决,内心才会有所“茅盾”吧。

冰心

原名谢婉莹,从小接触中国古典文字,喜欢唐诗。对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特别欣赏,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表明不与社会同流合污,取笔名冰心。

张恨水

原名张心远。“恨水”一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

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戴望舒

原名戴朝宗,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驱月驾车的神,后为月的代称。与其诗歌的朦胧婉曲相合,暗示了诗歌内容和诗风。

金庸

原名查良镛。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新晚报》副刊发表“新派武侠小说”时,一时想不出笔名,索性把名字最后一个字分为两半,从此金庸风靡香港。

古龙

原名熊耀华。至于古龙来源,有多种说法:

一说有个叫古凤的梦中情人,求而不得,于是在取笔名时,取了个与其相配的名字。

二说取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湘妃》一诗:“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三说古龙出生那天雨过天晴,屋后榕树树洞发出咕隆声。取谐音“古龙”以作纪念。

四说金古联想。说是因为其追慕金庸,便取了个与之相对的“古龙”。

朱自清

原名朱自华,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将士以刀枪为武器,守护江山百姓,而文人,则是以笔名为战衣,用文字披荆斩棘。如今数十年已过,他们的原名或许早已被人忘记,但笔名却成了无数人脑海里深刻的记忆。









































白癜风平安医院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sc/34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