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演员黄磊
很多人都会想到“好爸爸”、“好丈夫”等词语
在娱乐圈中,黄磊可谓是一股清流
最近,现实主义电视剧《小别离》的热播
黄磊再次掀起了一股暖爸热潮
获得众多观众的称赞
望文生义,“小别离”是指小孩的别离
聚焦当下日趋低龄的初中留学生
是《小别离》在教育题材作品中的全新卖点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
黄磊饰演遭遇女儿的“青春期”的好爸爸方圆
温暖中带些波折,悲喜交加
这就是生活的本来样貌罢了
而黄磊将父亲的角色,演得活灵活现
让我们又继续看到了一个接地气的黄磊
黄磊自带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
但这样一个男人不仅会演戏、
唱歌、而且做菜媲美大厨
教导孩子也是头头是道
很多人说,孙莉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今生才能嫁给这样一个财貌两全
体贴顾家的好男人
其实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
黄磊就会做饭了
比如炸馒头片儿,拌沙拉
他绘声绘色地讲自己怎么炸馒头片儿
这些用酒精灯炸出来的鸡蛋馒头片儿撒上黑胡椒粉
还有脸盆脚盆拌出来的沙拉
首先要把那些白搪瓷的盆用洗涤灵刷干净
“苹果、梨子、香蕉,土豆煮熟了,
鸡蛋煮了,把那个鸡蛋切了,
沙拉酱弄完一和。和完之后,
把盆摆好了,下楼通知女生上来宿舍里面。”
然后宿舍里面开舞会
那时候黄磊让人带着点怀恋的长发造型
《我想我是海》里面
他头发散乱,静静坐在礁石上
“你觉得我留长发这是文艺气息,
我们全校都是长发。
我们那时候一块玩的高晓松、老狼、
郑钧、郁冬,都是长发。
我们就天天在一块混,一堆长发,每天都是这样。”
而和长发搭配的
有点像近几年重新回流的时尚
包括高晓松在内
“全是瘦腿牛仔裤,穿一皮夹克,
多冷都不穿秋裤。”
学校在北三环外蓟门桥附近的黄磊
和这几个混在一起的长发朋友
总是奔去魏公村,喝啤酒,
吃烤肉,还有羊腰子
“那个时代,其实那文艺可真不是装腔作势。
那个时代的那拨文艺青年,他就要那劲。
听歌我们都听罗大佑、听校园民谣、
听李宗盛、听晓松的《同桌的你》。
白衣飘飘的年代,都是牛仔裤,
白衬衫,都是长头发,
都是这样叼根烟站这样,
一脸茫然和对世界的满不在乎,
都是这样的情况。”
与校园生活并行的
是作为演员和老师的黄磊
进入电影学院前
他出演了陈凯歌导演的《边走边唱》
后来有一张专辑便以这部电影命名
他在这部自己“启蒙老师”的电影里
演一个年轻的盲人琴师
这部电影,除了让黄磊赚到了一年的生活费用
也让他尝到了表演的甜头
但是因为回避演戏而选择去念研究生的他
在97年选择了留校教书
用他自己的话说,从26岁到30岁
人生中最难忘的4年,最黄金的4年
而这四年里
也是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识的黄金期
年的《半生缘》
年的《人间四月天》
年的《橘子红了》
一部电影两部电视剧
他让不少人觉得黄磊就是民国小生的代言人
年,他演完了目前最后一个民国角色
《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
同时带完了一个研究生班
年,出现在了电视剧《婚姻保卫战》里
黄磊说,从这以后
再也没有带过一个完整的班级
基本上离开教学岗位的黄磊
作品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在他看来,这是大环境的问题
突然影视作品变得很多
“所有的演员都在参加综艺”
大家都在做综艺,也是个娱乐
自认不是“通告艺人”的黄磊接下了
《爸爸去哪儿》以及《极限挑战》
生活中的黄磊
可算是名副其实的文艺全能男神
连摄影技能也是满点!
日常生活中
黄磊最爱拍摄的当然是家人:
在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
黄磊在名人专区夺得了华夏典藏奖
黄磊也经常在微博上分享家常菜及菜谱
十足居家好男人模样:
讨厌城市,喜欢离群索居的黄磊
把家安在了北六环外
用告别城市的闹换来与家人的安静相处
家人和做饭,他最喜欢谈论的两个话题
而《小别离》对于黄磊来说
是为一个还有几年才会来到的人生阶段做准备
——孩子进入青春期
“儿女要长大,然后慢慢地她要跟你告别。”
好像对黄磊来说
一切都是关于时代与时间
它能改变人的一切
就像自己曾是长发忧郁的少年一样
“并不是说我们突然就转变了,
而是我们就是这样正常的长大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苏孜阿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mazx.com/ahsc/4215.html